首页 常识
当前位置: 首页 > 常识 >

清朝第一位皇帝是谁建立的(皇太极是如何成为大清第一位皇帝的?)

100次浏览     发布时间:2024-09-10 09:34:13    

公元1626年九月初一,皇太极在盛京举行登汗大典,各位看好了这是继承“汗位”大典,不是皇帝登基大典。届时三大贝勒及众贝勒、众文武大臣汇聚于皇家大院。先由皇太极领各位焚香告天,拜谒祖宗。皇太极向前一大步,表示即汗位。(这不同于皇帝的面南背北登基坐殿)这也预示着汗位只是高于大贝勒一步,说明此时的皇太极权利不稳,权利不能完全凌驾于众贝勒之上。

皇太极初登汗位时执行的体制是“八王共治”,因为他的汗位既不是努尔哈赤指定的,也不是年长功高得来的。而是由众贝勒推举而来的。所以他执政之初是“四大贝勒齐坐”,军国大事一起商量解决。皇太极的决定还要由其他三大贝勒同意才能生效。此时皇太极这个大清董事长当的有点窝囊,但也没办法。这三大贝勒分别是:代善、阿敏、莽古尔泰。大贝勒代善及其儿子岳托掌正红、镶红两旗;二贝勒阿敏掌镶蓝旗;莽尔古泰控制正蓝旗。皇太极只执掌由努尔哈赤继承的正黄旗和镶黄旗。充其量也就是全国四分之一的实力。

“八王共治”制度的弊端是过分民主,缺少集中。有时大家相互扯皮,有些军国大事得不到快速执行,这是皇太极所不能容忍的。他开始酝酿机会准备干倒三大贝勒。皇太极的第一支箭射向了阿敏。阿敏是努尔哈赤的侄子,曾经与其父搞过独立山头。被努尔哈赤发现后囚禁其父舒尔哈齐至死,同时要杀了阿敏,代善和皇太极等众贝勒极力求情而改为死缓以观效尤。这个阿敏为了活命知耻而后勇,在以后的战斗中表现突出,终于获得了努尔哈赤的谅解,成为了如今的二贝勒。努尔哈赤归天后,阿敏的尾巴也跟着翘了起来。公开和皇太极抗衡,又开始走其父的老路——搞分裂。在出兵朝鲜时,屯兵鸭绿江畔,搞小朝廷。这是皇太极所不能忍受的。1630年皇太极让阿敏留守刚刚夺取了一年多的永平等四城。这四城属于清朝和明朝的战略前沿,战略地位特别重要。明朝重臣孙承宗率部队反攻,阿敏害怕抢掠并屠城逃回盛京。这时皇太极和阿敏新账旧账一起算,数罪并罚将阿敏幽禁。把他所掌管的镶蓝旗拨归其弟济尔哈朗统领。皇太极这一打一隆的手法高明,既去除了强敌又给自己增加了强援。

皇太极的第二支箭射向了莽古尔泰。这位三贝勒爷有勇无谋,说话不经大脑。屡次在朝堂顶撞皇太极,皇太极隐忍不发,等待机会收拾这位莽汉。天聪五年金国军队进攻大凌河,机会来了。莽尔古泰认为皇太极分兵不公与其争论(其实就是皇太极有意而为之),莽尔古泰在语言上哪里是皇太极的对手。其进而恼羞成怒,手握佩刀刀柄(有说拔出佩刀数寸)责问皇太极为什么单单与他过不去?是不是想要杀了他?此时哪有臣属之礼?大凌河之役后军事会议上,众贝勒以“御前拔刃罪”议革去莽尔古泰大贝勒爵位,降为一般贝勒,罚银一万两入国库。这时有参政提出莽尔古泰不配与大汗并肩而坐,其他贝勒一致同意。

这时和皇太极并坐的只剩下代善了,代善人老心滑看清了事件发展,并且自己有“送餐门”事件这个诟病。这位政坛老将感觉到下一个磨刀霍霍的对象是自己了,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主动提出不再与皇太极并肩而坐,皇太极一人南面居中独坐。他和其他贝勒侧坐。这一提议正和皇太极的心意,其他大臣贝勒也随声附和。这样四贝勒并肩齐坐的局面被打破,皇太极开始南面独坐。这标志着金国封建专制集权制度向前迈出一大步。(即使代善让位也没得到善终,1635年9月皇太极率领多铎等出征凯旋,返京当天代善没有迎接凯旋队伍却去打猎,并宴请了平素和大汗不和的姐姐——哈达公主。皇太极震怒,以要辞去汗位为要挟,令众贝勒议罪于代善。最终以四大罪革去代善大贝勒爵位,削去其和硕贝勒职位,剥夺其所辖十牛录人员,并且罚银一万两。)

公元1635年后金出军讨伐察哈尔,大败林丹汗,掳掠林丹汗后妃及其儿子凯旋。最大的意外是收获了元顺帝逃跑时丢失的元朝传国玉玺,这个宝贝激发了皇太极称帝之心。 于是公元1636年(崇祯九年,天聪十年)皇太极接受“宽温仁圣皇帝”尊号,改天聪十年为崇德元年,定国号为“大清”。皇太极成为了清朝第一位皇帝。
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