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:2024-09-01 11:15:19
初中同样是从“相反意义的量”引入负数,有温度、增长率、收支。告诉我们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,在正数前面加上符号“-”(负)的数叫做负数。和小学课本给出的定义是一样的。上期我们提到的主要问题证明“-(-1)=1”到这里还是不能解决。
接着教材在给出有理数的定义后,介绍了数轴的定义(看下图)
数轴的三要素:原点、单位长度、正方向。小学中定义的数线(或数射线)可以理解为数轴的一部分,因为数线没有强调三要素,所以把数线叫作数轴并不是很严谨。负数比较大小可以从数轴来理解,位置越往右的数越大。
从数轴上可以看到与原点距离是2的点有两个,它们表示的数分别是2和-2。由此教材给出了象2和-2, 5和-5这样,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作互为相反数。
在数轴上,分别位于原点两侧,到原点距离相等的两个点所表示的数,叫做互为相反数。
由此可知a的相反数是-a,具体来看1和-1到原点的距离是相等的,所以1的相反数是-1,-1的相反数是1。同时我们也知道-1的相反数是-(-1),因此只要证明相反数的唯一性,就可以说明-(-1)=1。
下面我们证明唯一性。(看下图)
从相反数的角度我们知道了-(-1)=1。但这个图片中的证明也是有漏洞的,因为我们还没有证明a+(-a)=0,所以从a、b互为相反数得到a+b=0逻辑上是有问题的。
这个问题涉及到负数的加减,我们接着看教材是怎么讲解的负数加减法(看下图)。
教材通过方向相反的量,先向右运动5m,再向左移动5m结果仍在起点处,由此得到5+(-5)=0。同理,先向右运动am,再向左移动am结果仍在起点处,由此得到a+(-a)=0。